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在这片约占祖国六分之一面积的辽阔土地上,对口援疆工作已成为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供销合作社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对口援疆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主动作为,发挥组织体系完整、经营网络广泛、产业联系紧密的独特优势,聚焦产业发展、流通赋能、智力支持等重点领域,动员全系统力量扎实推进各项援疆工作,书写了新时代供销合作事业助力边疆发展的崭新篇章。
建机制 强统筹 构建全域覆盖的援疆协作体系
对口援疆,机制先行。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高度重视援疆工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着力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参与、持续发力的工作机制。
2021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关于动员系统开展对口援疆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系统援疆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指导18个对口援疆省级社(不含深圳)与新疆12个地(州、市)级社、14个兵团师(市)级社签署合作协议,实现对涉农涉棉地州和兵团师市全覆盖。2023年12月,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对口援疆协作暨产销对接会在乌鲁木齐举行,进一步凝聚系统合力,推动援疆工作走深走实。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对口援疆协作暨产销对接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各对口援疆省级供销合作社将援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常态化互访机制。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充分发挥流通优势,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桥梁,构建“龙头企业+区域品牌”的消费帮扶机制,建立农产品“零门槛入驻”、无偿展示展销机制,帮助新疆农产品打开销路和市场。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构建专班推动的援疆工作机制,按照上下一致原则,巩固长效机制,确保工作专班高效运转。加强与受援地及省级部门协同,通过联合举办产销对接等活动,形成合力,提升帮扶实效。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搭建起清晰的对接体系,明确各层级援助内容、工作举措与责任分工,形成了“省社统筹、市县落实、企业参与”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 广东省供销合作社与新疆喀什地区供销合作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供销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并成立东西部协作供销联盟,深化省际供销合作社联合合作。 从总社统筹到省级联动,从协议签订到常态对接,供销合作社系统构建起“全国一盘棋”的援疆格局,让援疆工作从“短期帮扶”走向“长效协作”,从“单点发力”转向“系统推进”。
兴产业 强根基 激活新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产业兴则新疆兴,供销合作社系统立足新疆资源禀赋,聚焦棉花、果品等特色产业,从全产业链发力,既解决“当下卖得出”的问题,更破解“长远能发展”的难题,为新疆产业升级注入持久动能。
供销合作社系统一直以来都是新疆棉花购销主渠道,2023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设立了中国棉花棉纱交易中心;中国供销集团下属中棉集团作为新疆棉花最大的收购企业,年经营新疆棉超过200万吨,服务当地新疆纺织企业百余家;中农集团为新疆棉农提供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植保培训等社会化服务,年服务棉田面积1000万亩次。依托于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充分利用自身监管、技术和管理优势,积极参与“专业仓诸监管+在库公证检验”制度的实施,构建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覆盖新疆棉农、加工企业和专业监管仓库,为国家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提供数据支撑。中国棉花协会推动政策优化、举办产销对接会,助力新疆棉打开市场。
2021年10月21日,正值棉花采摘季,交收棉花时棉农老大哥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棉花正在让他们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生活。
各地供销合作社因地制宜深耕棉业。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下属企业湖北银丰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累计投入超2亿元打造8家轧花厂,年收购当地皮棉超2万吨,还积极推动传统棉田向“智慧种植”转型;打通“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服务。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下属企业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新疆建设高端采棉机生产基地,推动高端采棉机国产化替代;安徽省供销合作社所属安徽棉麻有限责任公司和安徽省皖农棉业有限公司2021年以来销售新疆棉39.96万吨,总金额超57亿元,打通棉籽、棉粕在新疆主产区和沿海主销区之间产销对接通道;2021年至今,湖南省供销合作社参股企业湖南省银华棉麻产业集团股份公司购销新疆棉60.74万吨,销售额98.19亿元,保障省内纺织企业原料供应。
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涉棉企业的服务链,基本覆盖新疆棉种植、收购、加工、仓储、销售各环节,为促进新疆棉花产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畅流通拓渠道 打通“疆品出疆最后一公里”
产业是基础,流通是关键。供销合作社系统充分发挥“联结城乡、双向流通”的网络优势,线上线下融合发力,物流展会多措并举,构建起一张高效畅通的农产品销售网络。
2023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供销合作社系统持续助力新疆果品销售工作方案》,截至2024年底,全系统开设新疆果品销售专区(柜)6500多个,2023—2024年累计销售干鲜果品270多万吨。“832平台”上线以来,充分发挥线上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新疆坚果、奶茶、牛羊肉等特色农副产品上架销售,同时通过“寻味832”“832土特产嘉年华”等活动将“土特产”送进机关、高校、国央企的餐桌,推动新疆特色农副产品与地道美食、文化旅游深度结合,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截至2025年8月31日,“832平台”新疆脱贫地区在售商品9000款,累计已完结成交额16.68亿元。
线下,实体网络构建消费新场景。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商超、农批市场、社区网点成为展示销售新疆产品的主阵地。广东省供销合作社利用64个农产品直供配送平台设立40个新疆专柜,精准对接机关、学校等集采客户;湖北省供销合作社打造新疆专馆,集中上架近百种特色农牧好货;辽宁省沈阳市供销合作社利用国庆、春节等节假日启动了沈阳供销新疆产品直供驿站,今年春节期间销售额近100万元。吉林省供销合作社在吉林供销电商产业园·吉字号农产品推广中心免费设立新疆展销专区;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积极推进新疆物产和黑龙江农牧加工产品互通互销。江苏省供销合作系统截至目前已累计建设新疆果品销售专区专柜558个,年均销售干鲜果品8万吨,农特产品销售总额近38亿元,购入新疆棉7万余吨、超11亿元,有效拓展“西货东销”渠道。
线上,电商专区开拓销售新渠道。各地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打造数字化销售平台,开设新疆产品“专属频道”。湖北供销合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供销荆选”平台上架牛肉、牛奶、干果等70余款产品,并发布产品推文及测评短视频;江苏省供销合作社所属企业苏合农产品集团依托“鲜丰汇”消费帮促采购平台,开设新疆伊犁州、克州线上专区,2024年销售数量为13.45万件;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在 “乡村振兴馆”“巧供网”“供销直通车”等电商平台开设10个新疆农产品销售专区,组织特色农产品上线销售,2021年以来通过线上平台为新疆脱贫地区销售产品15.5万元。这些云端专柜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新疆好货直达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另外,各类展会成为集中推介、批量签约的重要舞台。安徽省供销合作社邀请新疆和田地区企业免费参加年货大集和茶博会,让“疆果进皖”常态化;2023年,福建省供销合作社开展“一县一周”(供销集市)昌吉州专场活动,现场签署产销合作协议 1.85 亿元。总社主管的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在喀什伽师县成立新疆分会,搭建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等产销对接平台,助力当地果品产业升级。
福建省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暨“一县一周”(供销集市)新疆昌吉州专场活动。
育人才 强智力 为新疆发展注入“活水”
援疆先援智,人才是新疆长远发展的重要资源。供销合作社系统发挥教育、科研资源优势,通过培训赋能、干部交流、校企合作等方式,为新疆培养“留得住、用得上、能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夯实发展根基。
总社科研所与新疆高校、企业建立协同攻关机制,提供科技成果43项、技术服务350人次,协助编制标准9项,助力农特产品品牌化、规范化发展。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2024年举办首届对口支援新疆西藏供销干部培训班,推动湘潭市社与吐鲁番市高昌区社签订合作协议,促成85吨葡萄直供湖南;浙江省供销合作社所属院校与新疆6所院校签订帮扶协议,近年来面向新疆招生220人;广东省供销合作社深化校企合作,与新疆石河子大学等高校合作培养农业技术型人才。
七十年砥砺耕耘,供销合作社系统与新疆发展同心同行;新时代赓续奋进,援疆事业同民族复兴共谱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供销合作社系统将继续坚守为农服务初心,发挥系统优势、深化联合合作、完善支援机制,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扎实的作为,奋力谱写对口援疆工作新篇章,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更加坚实的供销力量。
责任编辑: 周钰